準備
2019年05月15日
本文屬于“大頭”所有,轉載請先聯系
去年4月購屋完成后,我一直在思考這樣的空間該如何添加自己喜歡的元素、且能兼具實用、保有原本屋子的優點(采光佳),因此先將自己喜歡的空間風格定調(工業+Loft),不斷地在土巴兔、Pinterest、Instagram及Houzz等軟件搜集圖片,以空間、喜歡的元素整理成簡報(圖1),之后的一個月時間,與五家設計師溝通,并告知自己的預算配比(圖2),請他們初步設計平面及提供粗略報價單。
題外話,搜集資料整理給設計師是一個對雙方溝通更有效的方式。
2019年05月15日
本文屬于“大頭”所有,轉載請先聯系
【選擇設計師過程是重要的】
除了要現場去看該設計師目前或過去的案子,從中觀察設計師的工作情況外,在每次溝通過程中,也能清楚設計師是否能確切抓住你的喜好及元素、了解設計師的屬性。
我自己期望的設計師是會根據我的需求去調整,給予他設計師專業建議或看法,而非完完全全接受,因為我也是第一次自己買房子、打理房子,「第一次」總是會有興奮感,希望自己對于「家」的想象都在這空間實現,但現實總是殘酷(哭),不是預算不夠、就是房屋狀況不允許,這時候設計師的經驗與專業可以在溝通過程中先展現。
也因為我事先已經對于空間風格已經有清楚的想象,五位設計師最后的設計大同小異,最后在預算(50%)、設計師理解能力(30%)、設計師細心度(20%)后,選擇現在合作的設計師。
另外,我真心覺得,要把自己平常在房子中使用習慣、動線模擬一次,也許細心的設計師會幫你考量,納入設計中,但是(永遠都有個但是!),總會有些小地方是設計師忽略的,例如,床頭有個電燈開關,睡覺時不用在起身去門邊關燈等等等…。
房子原始格局為3房+2廳+2衛,「寬敞空間感」是我對于空間最原始的想象
2019年05月15日
本文屬于“大頭”所有,轉載請先聯系
【適時看一下自己的口袋,不是所有設計、家具都要做】
最初版的設計總會是最滿,還是要按耐住內心想要拉起設計師的手轉圈圈說「太好了」的心情,因為回頭看看報價單,立馬會倒抽三口氣,心中吶喊:天啊~預算怎么超了這么多!
心情平復后,仔細想想,哪些設計刪了不會影響整體主視覺、不會影響功能,或是可以用活動家具替代(比較便宜,且不失美感)。
最后,我刪掉餐廳的鐵框架、書房的書架墻及臥榻、隱藏收納板(后面會提及我是如何用活動家具補足)、客房衣柜,可以發現刪掉的以木工居多,因為木工的單價最高;此外,為了再省一點,我將所有衛浴設備、五金、暖風機、廚具,全部找認識的代理商(前提是評價質量可接受范圍內)購入,這樣大大小小總共也幫我省了至少快2萬多塊。
附原始版3D圖